從結構上來看,所謂微型電流互感器主要包括有三大組成部分,分別為鐵心、一次線圈和二次線圈。由于鐵心磁阻的存在,微型電流互感器在傳變電流的過程中,必須消耗一小部分電流用于激磁,使鐵心磁化,從而在二次線圈產生感應電勢和二次電流,也就是會存在一定的誤差。
事實上,微型電流互感器的誤差主要源于鐵心所消耗的勵磁電流,其誤差主要包括比值差和相角差。對于其誤差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為:1、電流互感器的內部參數;2、鐵芯截面大?。?/span>3、線圈匝數;4、減少鐵芯損耗和提高導磁率。
對于微型電流互感器而言,其內部的參數對于其的誤差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其中包括二次線圈內阻和漏抗等。同樣的,鐵芯截面對于誤差大影響主要表現為:當鐵芯截面增大時,鐵芯的磁通密度減少,勵磁電流減小,從而改善比差和角差。在額定條件下,如果不具有補償功能的話,那么鐵芯的磁通密度已經很小,所以減少磁通密度也相對減小了導磁系數,使勵磁電流減小不多,而且磁通密度越小效果越差。
另外,微型電流互感器中線圈匝數的多少對于起到誤差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增加線圈匝數就是增加安匝,增加匝數可以使磁通密度減小,其改善誤差的效果比增加鐵芯截面顯著得多。
除此之外,如果能夠有效的減少微型電流互感器中鐵芯的損耗,并且進一步提高導磁率,那么也可以減少誤差。在鐵芯磁通密度不變的條件下,減少鐵芯勵磁安匝和損耗安匝也將改善比差和角差,因此采用優(yōu)質的磁性材料和采取適宜的退火工藝都能達到提高導磁率和減少損耗的目的。 |